本报菏泽3月28日讯(记者 李德领) 清明节是广大群众缅怀先人、悼念逝者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本报将联合菏泽市文明办、菏泽市民政局等单位,于4月2日在菏泽市万寿陵公墓广场启动清明节文明祭祀系列活动,倡导树立文明祭祀之风,破除迷信陋习。
据了解,本次清明节文明祭祀系列活动的主题为“惠民、绿色、人文”,活动由齐鲁晚报、菏泽市文明办、菏泽市民政局主办,菏泽市万寿陵承办,大众网协办。
此次活动包括“青青清明 鲜花寄哀思”、“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万人签名、“清明放生”、“思念墙留言”等一系列文明祭祀活动,号召市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爱护环境,倡行祭祀新风。
此外,本报还联合菏泽市文明办、菏泽市民政局等单位,向菏泽群众发出倡议,呼吁广大群众积极采取文明祭奠方式,提升清明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传承传统节日中渗透的礼仪文化精髓,树立文明祭祀新风,破除焚烧冥币等陈规陋习,以多种文明方式向逝去亲人寄托哀思;自觉保护环境,不在城区街道、公用巷道等场所烧纸,严禁在小区树林、草坪或建筑物下烧纸,以防火灾发生;对在世老人多尽孝心,多关心老人;老人逝去时,从俭办丧事,文明祭祀。
自2008年起,清明节已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当天祭祀人流车辆更加集中,民政部门提醒广大居民及早安排祭祀活动,避免在高峰时段造成人流车流拥堵。
上一篇
网葬等新殡葬方式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