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山西汾西郝家沟发掘金元、明清时期墓地

 郝家沟金元、明清时期墓地位于山西省汾西县永安镇郝家沟村北山梁上,山梁呈南北向,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均为水蚀严重的陡峭山坡,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地貌。墓地东隔山沟与S204 省道(汾西-交口段)、阡陌村相望,东南距汾西县城约10公里。2015 年7 月下旬,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施工取土过程中,发现一座金代砖雕壁画墓,同年8 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编号M1)。2016 年3 月至6 月,为配合该项目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工作站、汾西县文物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郝家沟墓地勘探发现的其余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

 

  这次发掘,在工程未施工区域采用大面积布方、整体揭露的方式,实际发掘面积约4000 余平方米,比较完整地清理了一批金元、明清时期墓葬,数量共计172 座,其中金元时期砖雕壁画墓4 座(1 座残),明清时期砖券墓7 座,其余多为明清时期竖穴土洞室墓;出土各类器物200 余件(套),主要有陶器、瓷器、铁质文物、石质文物、铜钱、铜烟斗、镇墓砖、镇墓瓦等,获得了一批重要考古资料。

 

  金元时期的3 座保存较为完整的砖雕壁画墓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该墓地金元时期墓葬均为南北向墓,长方形竖井式墓道、圆形土圹内砖砌仿木构墓室,墓室内砖雕、彩绘或壁画等。M1、M2 均为仿木构八角形单室砖墓,八角叠涩顶。M1 墓门石板封堵,墓室砌筑规整,满饰砖雕彩绘,装饰华丽考究,南壁开墓门,北、东、西三壁砖砌假门,其中北壁假门为彩绘隔扇门,东、西壁为板门,门板上彩绘妇人启门图,东南、西南两壁砖砌假窗,东北壁、西北壁分别彩绘男、女墓主人宴享图。壁画笔法线条流畅,人物形态逼真,有明显的起稿线痕迹,是同时期墓葬壁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墓室内出土有“大定廿二年”(1182 年)纪年买地券,可确定墓葬年代。M2 墓门为砌筑仿木构造,两层砖块封门,墓室建筑构件粗犷,斗栱皆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偷心造,蚂蚱头耍头,时代特征明显。南壁开墓门,北壁、东北、西北、东、西五壁砖砌假门,北壁板门紧闭,东壁、西壁板门彩绘妇人启门图,东北、西北两壁彩绘砖雕隔扇门,东南、西南两壁砖砌破子棂窗。从墓葬形制及墓地出土器物判断,为金代墓葬。M1、M2 均遭人为扰乱,葬具葬式及人骨数目等不详。M153 为圆形砖室墓,长方形竖穴式墓道,穹窿顶,墓葬用砖有条砖、方砖两类,砖较薄,烧造质量低劣,一面或为手掌印、或为绳纹。墓室壁上砖砌有板门、破子棂窗,砖雕储物柜、熨斗、交股剪刀等生活用具等,摆放温碗注子的一桌二椅等生活场景,以及磨盘、舂米用具等生产工具等,生活气息浓厚。墓壁上的斗拱泥道拱均土雕绘彩。该墓为火葬,墓室内出土白釉瓷碗1 件,墓道出土白釉柿色花瓷盘、白釉瓷碗、白釉深腹钵各1 件。根据出土遗物及墓葬形制判断,为金元时期。该墓地金代纪年墓葬的发掘,为金墓断代研究提供了又一座准确的年代标尺,保存精美的金元墓葬壁画及雕刻等,更是对当前宋金元时期墓葬内涵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线索。

 

  明清时期的7 座砖券墓,形制结构相似,均由墓道、墓门和墓室组成,长方形竖井式墓道,长方形土圹内砖券墓室,墓门用砖块或石块封堵。依墓葬规格不同,又可分为大型与小型两类,其中大型墓2 座,小型墓5 座。两类墓各自集中分布,排列也有一定的规律,从形制及出土遗物判断,当为明清时期的不同家族墓区。

 

  数量比重最大的土洞室墓是该墓地明清时期的主要墓葬形制,墓葬由墓道、墓门和墓室组成,墓向多为南北向;墓道多为长方形竖井式,平底与斜坡式为主,未见阶梯式;墓门有砖石封堵、未经烧制的砖坯封堵、石块封堵等形式,也有大量的土块封堵现象;墓室系墓道北壁下掏挖形成洞室,洞室平面多为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大量墓葬的墓壁上都留下了较为明显的工具使用痕迹。

 

  从葬俗看,该墓地明清时期墓葬还是以尸骨葬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未见人骨的墓葬可能采用的是火葬的形式,迁葬现象比较多见。合葬方式有单人葬、双人合葬、多人合葬等,双人或多人合葬墓中,大多都存在二次葬现象。初步统计表明,单人葬绝大多数为男性,双人合葬者性别多为一男一女,多人合葬中除一些儿童无法准确判断性别外,基本不见有两个或以上男性合葬的现象。多数墓葬中都会出现头骨下枕碳块、镇墓用符砖、符瓦或石块等,瓦上多用朱砂画符、条砖多墨书“长命富贵”“葬后千年大吉”“身披北斗头戴三台、寿山永远石朽人来”等文字,应是该地区这一时期墓葬的一个显著特点。

 

  明清墓葬的随葬品以民间烧造的粗瓷器和陶器为主,陶器除部分陶罐外,主要是作为葬具使用的瓮、盆等,瓷器一般有瓷碗、瓷罐、瓷盏或用瓷碗底作的灯盏等。尽管存在大量的叠压打破现象和人为扰乱,但仍有不少墓葬的随葬品组合保留了下葬时的原貌,为我们了解这一地区丧葬习俗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从发掘实例看,瓷碗与瓷罐共出,是最为常见的随葬品组合,只随葬瓷碗底作的灯盏也很多见,而且这些葬俗在当地一直沿用至今。

 

  该墓地明清时期墓葬之间叠压打破关系较为复杂,延续使用的时间比较长,整体揭露取得了丰富的墓葬材料,保存又相对完整,为研究明清以来的丧葬习俗提供了实例,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们今后重新认识晚近期墓葬研究的价值及地域丧葬文化都具有积极意义。

本季热卖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