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寿陵园区位图
北京市天寿陵园坐落在北京上风上水的昌平区南口镇西,是1997年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兴建的合法经营性公墓。天寿陵园背靠与明十三陵一脉相承气势磅礴的天寿山,前望京华平川,左依生长千年青檀古树的檀峪村,右邻唐朝始建的千年敕赐古刹和平寺。陵园占地面积共600余亩,整座陵园依山就势,乾高巽低,融汇中西。
陵园采用墓区园林化、墓碑艺术化、管理现代化等手段,以“尊重生命、倡扬绿色、传播文化”为宗旨,体现亲情留存、环境保护等理念,是一座集缅怀祭扫、人文纪念、殡葬文化、培训教育于一体的皇家园林式陵园。
天寿园选址时,参照了古代帝王的选址经验,在具备风水要素的名山中择选。天寿山脉是明代帝王选择陵寝的地方,而且在这个地带存有名胜古迹。天寿园背靠天寿山,左依千年青檀古木生长的檀峪村,右傍花塔山。根据《日下旧闻考》载:“花塔山有和平寺,唐建”,是由唐王李世民题字,唐代名将尉迟督建的“敕赐和平寺”。一般谈到北京历史,惯用的一句话就是:“先有檀柘寺,后有北京城”,而古代传说:“先有和平寺,后有檀柘寺”,说明和平寺在北京的历史更为久远。虽然几经更朝换代,和平寺仍香火不断。东面檀峪村的苍木青檀盘石交错,十分壮观。西面的赐建佛寺,古道残碣,参天鬣松,公孙守门佛光普照。天寿山绵延起伏,东面雪山,西面兴隆山都是清代王爷建陵的地方。
天寿园建有广阔的草坪,当年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的万树园前,精心培育了一片绿地,并写出《绿毯》一诗,描述其用心之良苦。诗中说,汉唐的帝王生活奢侈,运用了大量毛、丝织造地毯,供宫廷享用,而他则用大自然的绿草,设定了一块绿毯,是前人无可比拟的。天寿园在园区内建造了200多亩的绿地,不仅面积远远超过了乾隆盛世的“绿毯”,而且四季常绿,比皇家的“绿毯”还耐看,充分体现了生命的和谐。
赵伊坪
无产阶级革命家侯耀文
相声大师刘炳森
著名书法家李文华
著名相声演员李媛媛
国家一级演员陈晓旭
著名演员爷爷生前喜欢荷花,老人家退休之后,每年都会去荷塘边看荷花,虽然不会用智能手机,但手机上的“相机”功能用的十分六,整个相册满满的都是荷花。
老人家去世后,骨灰一直在殡仪馆寄存着。眼看一周年要到了,叔伯和爸爸商量着给爷爷买墓地的事。根据爷爷生前的喜好,家人在北京陵园网工作人员的推荐下,在天寿陵园为爷爷买了块天荷园的墓位。
天荷园在天寿陵园的东南方位,大门入口右手边既是。墓园面积虽然不大,但是绿化做的却很好,曲曲折折的石子路,苍翠欲滴的松柏,整齐划一的碑林,掩映于郁郁葱茏的山水间,放眼望去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查看详情
伯父当了一辈子的兵,去世后家人给买了铁军园的墓穴。相信老人家有众多军人相伴,在另一个世界也不会孤单。上图是在天寿陵园看墓时拍的军魂园实景,供大家参考。 查看详情
奶奶去世时,全家人都很丧心。一向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的奶奶就这样走了。走得那么突然,走得那么平静。为了报答奶奶的养育之恩,我和小叔决定为她老人家买块上好的墓地。实地看墓前,我们看了多家丧事公司,最后小叔拍板选择天顺祥。在天顺祥梅经理的带领下,我和家人去了看墓的第一站——天寿陵园。陵园环境很好,跟花园似的,墓园旁边弯弯曲曲的小路,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看了多个园区后,小叔和爸爸决定,在普渡园为她老人家买块福地。图为墓区环境,有需要的可以参考一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