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乌鲁木齐老俩口同签“遗体捐献表”

 亚心网讯(记者李莎莎 马元摄影报道)六十岁的赵福蓉拿着已经盖好章的《乌鲁木齐市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以下简称《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松了口气,“这件事总算办好了,也了却了我和老伴的一桩心愿。”

  9月11日10时许,记者在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见证了赵福蓉办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的过程。11时许,赵福蓉将她填好并盖了章的《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翻开递给记者看,登记表内写着赵福蓉的身体情况,“我的身体一直不好,有心脏病,还有高血压,我觉得自己去世后将遗体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研究是比较合适的,这些病在我活着时对我的身体是种负担,一旦我去世了它们对于医学研究很可能是一笔财富。”

 

    9月10日,家住乌鲁木齐市河滩北路附近的市民赵福蓉带着填写好的乌鲁木齐市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表示自己将来无偿捐献遗体。

  赵福蓉家住乌鲁木齐市河滩北路附近。她与74岁的老伴徐徳桥两人都自愿在去世后将遗体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研究。

  “好几年前,我就有捐献遗体这个想法了。因为我平时看电视时,总见电视里说,有很多疾病尚未被医学攻克,很多人因此备受病痛折磨。看到的次数多了,我就开始想,怎么才能帮助这些人,后来我想到遗体捐献可用于医学研究,就决定在我死后捐献遗体,为社会做一些贡献。”赵福蓉说。

  徐德桥也同意捐献遗体,当初乍一听到妻子的这个提议时,他想到了自己去世的女儿。徐德桥的女儿从小得了怪病,从一岁治到十八岁都没有效果,最后女儿还是因病去世了,当时医院曾提议将他女儿的遗体捐赠用于研究,当时徐德桥在外出差,前妻拒绝了医院的提议,“我一直都在后悔,如果当时能将女儿的遗体捐献出去,也许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所以当老伴说她有这个想法时,我立刻同意了,还愿意与她一起捐献遗体。”徐德桥说。

  赵福蓉有两个儿子,对于母亲捐献遗体的事情他们认为,只要母亲愿意,他们会支持母亲的想法。其实同意母亲捐献遗体他们也很纠结,虽然知道这样做是为了医学的进步,但他们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和亲戚朋友间的压力,毕竟中国还是讲究人要“入土为安”,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他们说,会顶住这些压力。

  “父亲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我很钦佩,我尊重他的意愿。”徐德桥的儿子徐先生说。

  记者从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遗体捐献主要用于医学解剖教学,解剖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里最基本的课程,遗体作为一种不可生产的教具,只能靠志愿者自愿捐献。目前在学校的使用情况来看遗体是比较缺少的。

  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工作中最大的障碍主要是在子女亲属上,因为子女亲属一旦同意家人遗体捐献,必然会承受来自社会上的压力和与传统观念引发的冲突。同时,部分子女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更愿意坚持“入土为安”传统殡葬方式。“其实遗体捐献不但对医学事业的发展有好处,同时还能改变中国传统的薄养厚葬观念,改变传统的殡葬方式,形成一种科学文明进步的殡葬方式。”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从1997年开始进行遗体捐献登记,截至目前登记了八百余人,实现捐献一百三十余人。

本季热卖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