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万元墓地“葬不起”,880元“普爱苑”却仍遇冷

昨天上午,880元公益性生态葬“普爱苑”首次覆盖全市统一落成仪式在上海嘉定区长安墓园举行。至此,申城发起于2011年冬至期间的这种葬式在汇龙园试点的基础上,已扩容至全市9个区县的11家墓园;并诞生了全国最便宜、最大规模的“公益生态葬”群。

  然而,本市11家“普爱苑”迄今只接受206位先人的骨灰预约登记。面对一块墓地动辄几万,甚至数十万的价格,不少市民一方面疾呼“天价”、“葬不起”,但另一方面,面对只需880元的“普爱苑”却又敬而远之。880元“公益生态葬”缘何叫好不叫座?

  所谓“普爱苑”是一种“不设门槛”的公益葬。它既保障土地可循环利用,又实现了逝者“入土为安”的目标。逝者骨灰存放在可降解的骨灰坛中,集体安葬于大花坛下,每坛占地仅为0.04平方米;半年后骨灰坛会自然降解;10年后,大花坛下的土地将循环使用。入住“普爱苑”的逝者姓名将被镌刻在统一墓碑上,以便亲人祭奠。

  崇明瀛新古园的营销企划部负责人吴伟敏向记者坦陈,一些市民普遍受传统思想影响,觉得选择这种“生态葬”,过于简单,对不起逝者;10年后可反复使用时间太短;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

  记者随机询问了5位市民,他们都认为生态葬“文明、环保、节地”,但没1人表示会考虑为去世的亲人选择生态葬。一市民说,亲人去世一定要“入土为安”。对此,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王宏阶接受采访时称,880元“公益生态葬”不叫座,首先是宣传不够,市民不了解;其次受传统观念影响,以为孝心是用钱来衡量的。

  王宏阶向记者透露,目前上海的公墓用地仅剩2000多亩,每年用去200多亩,按照这样下去还能用10年。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作为申城殡葬习俗改革的一种新葬式,“普爱苑”是一种发展趋势。而且因为中国人有入土为安的传统,比海葬更有优势,他坚信选择“公益生态葬”式的人会越来越多。传统公墓葬式长期下去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