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怀远县:墓砖镌刻着烈士名字和籍贯

 

淮河晨刊讯 6月8日,怀远县陈集乡陈集村庙前村庄组在发掘几座无名烈士坟墓时,有了重大的发现,这些土墓之中,烈士的遗骨旁散落着一些青砖,上面镌刻着烈士名字和籍贯。

 

  

 

  阻击敌人全连牺牲

  当地老乡介绍,大约在1948年底,淮海战役中原野战军某部的一个连队,奉命阻击一支国民党辎重部队。连队把敌人牢牢牵制在固镇县新马桥津浦铁路沿线,而战士们几乎全部壮烈牺牲。由于陈集乡几个村子离战场较近,战斗结束后,烈士的遗体陆续被运到这里,就地掩埋。

 

  据统计,散落在陈集乡的无名烈士墓共有80多座,分布在全乡的六个村7处地方。当地政府在烈士墓较多的永佛村建了一座大型的烈士陵园,计划分批次把其他50余座坟墓迁至永佛村,建成一座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媒体前期报道的为无名烈士守墓60余载的81岁老人胡兆伦,就是陈集乡永佛村村民,当时年仅16岁的胡兆伦也是参加掩埋烈士遗体的村民之一。而此次发现烈士名字的墓地,正是散落其他村庄中的一处。

 

  无名烈士有了“名字”

  一个甲子的轮回后,这七位无名烈士有了“名字”,他们是苗学孔、苏书祥、杨书林、张良信、李德成、郭立东、王万洪……当地的迁墓发掘还在继续。以下是陪伴每位烈士的遗物:

 

  苏书祥,一块怀表、一颗上衣纽扣、金属的牛皮带头。

 

  杨书林,小铁盒一个,扣子数枚。

 

  张良信,头骨中还有2块弹片,另外一块砖上写的是“宁津保店”。

 

  李德成,随身有一颗没有用过的步枪子弹,六枚纽扣,鞋子完好。

 

  郭立东,胸部位置有四片弹片,12枚纽扣,口哨一个。

 

  王万洪,纽扣6枚,皮带头一个。

 

  苗学孔,派克钢笔一支,至今里面还有红色墨水,领口扣2枚,别针2个。

 

  围在周围的村民纷纷猜测:由于战事紧张,当年仓促掩埋,烈士战友只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砖上深埋在地下,或许是想着能重新安葬他们,抑或是期待后人发现这些,让烈士们落叶归根?

 

  期待找到烈士后人

  “慢一点,慢一点,用铲子轻一点挖,看到没?这是烈士的钢笔!看!这里有刻字青砖!”在怀远县陈集村庙前烈士墓遗址,怀远县陈集乡宣传部长吴英正带领着村民给烈士们“搬家”。一个个红色的棺材静静地摆放在庙前烈士墓前,被一块块红布整齐地盖着,烈士们的遗骸被缓缓放入盒中。

 

  这一处连片坟墓保护得非常好,陈集村村小学的学生每年清明节都会来给烈士祭扫,清理杂草,遇到清明、中秋等节日,村民和孩子们还都要为烈士墓培上新土,敬献鲜花。“当年这块地里还埋着一位连长!”80岁的村民陈玉侠老人凭着当年的记忆告诉记者:“这批烈士都是来自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场任桥、花庄,那时的庙前庄作为部队的临时战地医院,家家户户都住满了伤员。医院驻扎一周的时间里,先后有18名伤员牺牲,只好就地掩埋。”回忆起当年掩埋的场景,陈玉侠记忆犹新,“烈士白布裹尸,头下枕两块墓砖,下边一块砖头用黑墨写上烈士姓名。”“通过出土的这些信息,也许能找到烈士的后人。”吴英说。这次出土最完整的信息是烈士张良信的墓砖,其中一块青砖上刻着“宁津保店”的字样,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此处位于山东德州,这应该是张良信的故乡。

 

  烈士张良信的碑砖上,写着“宁津保店”的地名。(夏乐 潘静 郭良朔) 

本季热卖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