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张季鸾墓地迁建风波

张季鸾墓南边是种猪场 本报记者 江雪 摄

  1942年,有“健笔救国”之誉的一代报人张季鸾,被隆重公葬于今天的西安市长安区。70多年过去,如今的张季鸾墓日夜受着猪场和砖窑的侵扰。经各界呼吁10年而未获解决,而他的故土榆林,期盼着游子的回归。无论张季鸾的墓地何去何从,民间的纪念始终不绝如缕……

  2014年5月7日,榆林东沙。风大,但已不及张季鸾1934年在《归乡记.》中描写的,“隔着榆溪河,远望沙丘起伏……目力所及,有看不尽的烽墩,沙随风舞。”经80年变迁,当年榆林城外这沙丘连绵处,已有树木成林,规划中的“张季鸾公园”就在其中。如一切顺利,今年清明,“报界宗师”张季鸾就该魂归故里,离开他那位于长安、日夜被猪场侵扰的墓地,迁葬于此了。

  但是,“就像一壶水已经开了,又被浇了一瓢冷水。”因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改扩建纪念设施管理的通知》,已酝酿至少3年的“张坟”迁建事宜,如今又停滞下来,命运未卜。

  “健笔救国”

  一代“报界宗师”归葬长安

  今年78岁的李赋英已记不得当年那场盛大的公葬典礼。那是在1942年9月,舅舅张季鸾先生辞世的第二年,她还不满6岁。后来成为水利专家的李赋英记得,幼年时,母亲年年带她给舅舅上坟,从西安城到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雇辆马车,要整整一天才能返回。

  1941年9月的中国,焦土成片,抗战正酣烈。《大公报》总编及社论主笔张季鸾,因为抗战忧劳成疾,而“忘劬积瘁,致耗其躯”,以国士之身,在重庆离世。

  对张季鸾的去世,国民政府给予“国葬”之礼,并发令褒扬,于右任担任公葬筹委会主任委员,林森书写了“文行同钦”的挽幛。共产党也给予张季鸾高度评价。毛泽东发来唁电称张季鸾是“坚持抗战,功在国家”,周恩来夫妇及董必武发来唁电,称誉他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作为“民国陕西三杰”(另两人为李仪祉、于右任)之一的张季鸾,是影响了中国和世界新闻史的杰出报人。

  张季鸾和西安渊源颇深。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张季鸾主持《大公报》,为促使事变和平解决,以利于抗战大业,曾接连发出多篇社论,其中一篇“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曾由飞机在西安城中广泛散发数万份,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健笔救国”,所言不虚。

  1942年,经陕西各界吁请,张季鸾归葬西安。起始,停灵柩于兴善寺,当年9月,公葬于长安县竹林寺(今长安区竹林村)。张季鸾归葬,蒋介石曾先后三次到陕西致祭。在兴善寺的一次,据观者描述,蒋介石站在人群中,发色灰白,“神色并不甚悲戚”,“似有慰悦之意”。

  然而,世移时移,经70多年的时光流转,张季鸾墓遭遇了从兴盛到荒凉衰败,最终与猪场、砖窑为邻的悲凉境地。

  墓顶曾被揭开“两袖清风”,烟斗麻将陪葬

  在李赋英的记忆里,舅舅张季鸾的墓地,最初占地40亩,建成之初,曾有部队专门看守。从长安区兴教寺往东,走过一片开阔的田野,沿台阶拾级而上,柏木萧萧,石碑林立。石碑上的题字有蒋介石、林森、于右任等人。然而,张季鸾毕竟属于“旧时代”的人。1950年代,形势开始变化,尤其是文革开始后,张季鸾的后人,包括外甥女李赋英一家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李赋英同时也是水利专家李仪祉的侄女,因“家庭出身”,她的兄弟姐妹,六人中就有3人自杀,都是学有成就的专家……

  而张季鸾的坟墓,就那样荒芜下去了。据李赋英说,那10多年里,家人根本不敢去祭扫,一直到文革结束,她才又替代母亲去为舅舅上坟。

  此时,墓地里参天的柏木都不见了,石碑也只有残留的碎片。李赋英向周围的村民寻访,才知道柏树多因“大炼钢铁”而被砍,石碑则早被当做“四旧”砸坏。据说,墓顶也被揭开,但因里边的陪葬品有一个烟斗、一副麻将,一如张季鸾生前的两袖清风,于是被重新掩埋了。

  此情景,在1996年被本地一位记者发现,并在报纸上做了披露,才引起了海内外关注。

  1999年,在香港的张季鸾独子张士基,通过女儿张哲子和李赋英联系,请她帮忙修缮父亲张季鸾的墓地,并寄来了1万美元。李赋英本身是工程师,墓地的设计和建设对她不成问题。她要做的,是先打报告向政府申请要一亩地。最终,当时的长安县政府责成有关方面,“免费提供耕地一亩,由亲属自费修建。”接下来,李赋英用心规划,费用紧紧巴巴,在当年秋天完成了张季鸾墓地的整修。

  修葺了坟茔,竖起了石碑,在村民邢炳年的帮助下,还找回了墓前原有的石台。此时的张季鸾墓,虽然周遭还是荒野,但毕竟比过去整洁多了。伴随着媒体的关注,李赋英寄希望于政府能给张季鸾墓“县文物保护单位”的待遇,但她的希望落空了。

  保护呼声络绎不绝十年无具体改善

  根据张季鸾新闻研究会会长蔡恒泰先生提供的资料,2000年2月,西安市人大代表白瑞提出了对张季鸾墓进行保护的建议。对此,当时的长安县政府答复称:“将责成县文管办、杜曲镇政府等部门认真办理”。

  这个答复中也提到了张季鸾墓的状况,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破坏,残碑流散民间。近年来,常有海内外亲友前往祭奠。坟园仅存三分之一坟头(毗邻砖厂取土所致),坡地因划归村民耕种,长期荒芜”。

  据了解,当时的杜曲镇政府,也曾设想修一条连接张季鸾先生之墓和附近的朱子桥将军墓、兴教寺的旅游道路,并向外界表示欢迎“投资”,但其后就没了声响。

  2002年,陕西省记协主席尹维祖再次在省政协会议上提出关于保护张季鸾墓地的议案,当时的政府复函表示:会将其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然而,此后“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不仅没有落实,2004年,杜曲镇引进的大型种猪场项目,就被选址在张季鸾墓地南面的正前方。生前被褒奖为“志行高洁”的张季鸾先生,就这样开始与猪场为邻了。

  2011年9月16日,西安市委督查室发文:“关于改善张季鸾先生墓地周边环境和恢复纪念碑亭的情况汇报”中,这样描述了张季鸾墓的周边环境:

  “墓地东侧为王莽街道韦四村一家私营砖厂——西安华英建材有限公司,建于2005年,占地70余亩。墓前方有东韦村于2004年9月引建的陕西省东韦竹园种猪场,占地50余亩,总投资800万元,2007年被省上确定为省万头瘦肉型生猪繁育基地。”

  在此前后,关于保护张季鸾墓地的呼声络绎不绝,但并无具体的改善。2010年,省记协主席尹维祖建议:“张季鸾墓年久失修,导致陵园周围环境日趋恶化,紧靠墓地又办起规模较大的养猪场,使前来祭扫和参观的台、港、澳及国外政界、文化界、新闻界嘉宾叹息不已”。

  几乎所有的关注者都认为,要“从源头上加以综合治理,必须拆迁现有养猪场,美化墓园周围环境”。

  但是,关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一份报告中称:2008年,杜曲镇政府多次与猪场协商,已初步同意搬迁,新址规划已好,但杜曲范围内没有建设用地指标,土地置换需上级审批,当年核算,搬迁需要500万元,政府无力承担。

  报告也显示,长安区政府负责人曾多次到现场调研查看,并召开专题会议,但最终,因提出的保护方案中,不包括立即搬迁猪场,而只是修整通向墓地的道路等,“经过多次沟通,张季鸾新闻研究会以及家属仍不接受墓地保护规划方案,坚持必须搬迁墓地前猪场再规划建设”。

  长安区在这个报告中说了自己的为难,一是搬迁费用太高,二是“张季鸾先生墓地处于相对偏僻的农村地区,周边没有其他历史文化或遗址,实施大规模拆迁整治,不能形成历史文化景点,也难形成良性的开发和保护局面”。

  最终,长安区提出的方案是:结合清凉山公园建设,将张季鸾先生墓地搬迁到清凉山附近的井勿幕墓地附近,在清凉山公园内的建设,有利于集中展示和弘扬“我省近现代名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但这个方案,受到家属的反对,也就拖延了下来。

  家属同意迁葬回乡获批

  就在长安对张季鸾墓的保护一筹莫展之时,榆林向张季鸾的家属伸来了“橄榄枝”。

  张季鸾本是榆林人。他少小离家,赴日求学,一直到1934年回乡,写下《归乡记》一文,游子对故土的深情在文中殷殷可见。那次回乡,张季鸾受到了故乡人的盛情欢迎。在榆林城外20里,榆林驻军八十六师师长井岳秀,亲自牵马坠镫,扶张季鸾上马。如今的榆林,想以更隆重的方式,迎接故乡的游子回乡。

  2011年,退休的榆林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惠世新,向榆林市政协提交了“关于将张季鸾陵园迁建榆林”的倡议。此后,榆林市政协秘书长张万英在向政协提交的“开展纪念张季鸾逝世70周年活动的几点建议”中,提出“可根据张季鸾主要嫡系亲属的要求和榆林各界人士的请求,将张季鸾陵墓由长安搬迁回榆林,按当年陵园的规模修建。”

  2011年6月,李赋英和张季鸾的孙子张明哲、孙女张哲子受榆林方面邀请,参加由榆林市政协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张季鸾先生逝世70周年座谈会”。

  2011年8月,张季鸾的家属,包括儿媳、孙子孙女共4人,向陕西省政府写信,请求将张季鸾的墓迁葬到榆林。在信中他们表示能理解长安区搬迁猪场的困难,“觉得张季鸾陵园迁回故土榆林是一个对各方面都比较理想、有利的选择,也是我们家人的心愿。”

  这封信被送到陕西省委省政府后,时任陕西省主要领导非常重视,批示省政协和统战部负责调研并提出意见。

  2012年3月24日,陕西省委统战部经过调研,作出了“关于同意张季鸾陵园由西安迁建榆林的批复”,因涉及到长安榆林两地,由西安市委统战部协商,报省委同意,最终批准将张季鸾陵园由西安迁建榆林。

  再经波折一个通知让迁建停滞

  “榆林上下都对张季鸾迁葬的事情很上心,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希望能将这事情办好。”65岁的惠世新告诉记者。他也是张季鸾迁葬的积极推动者。爱好文史整理的惠世新,也是近些年开始了解张季鸾。结果,“越来越被他人格的伟大触动。今天,你说谁不爱钱和权?张季鸾就不爱。”他认为,张季鸾是“是榆林真正的骄傲。”按照原本的规划,今年的清明节,张季鸾墓就要迁往榆林。

  而在榆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由榆林市政协牵头,一份厚达数十页的“张季鸾公园规划图”已经呈放在领导案头。

  根据规划,张季鸾墓园将由雕塑、林地、墓地等组成,占地面积不小,位置就在榆林东沙的生态公园内。

  5月7日,榆林东沙生态公园的规划地带上,大门、花坛以及石阶都在建设之中。计划中的张季鸾墓就在距离大门不远的公园东北角。因为张季鸾在榆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有人建议,应将榆林生态公园更名为“季鸾公园”,会更有人文意蕴。而当地一位官员告诉记者,榆林也有意将张季鸾墓打造为榆林有品质的一张“文化名片”。

  李赋英告诉记者,因为对张季鸾墓在长安遭遇的失望,也考虑到榆林是张季鸾故里,本地人对张季鸾有关切的情怀,将来可能得到很好的照料,她和张家的后人,都希望能尽快将张季鸾墓迁回故乡。

  然而,正在顺利进展的这一切,在不久前遭遇了一个瓶颈,只因中央最近下发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改扩建纪念设施管理的通知”。

  这个通知,原本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严禁擅自修建已故领导同志纪念设施的通知》的延续。文件指出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在新建扩建纪念设施中,存在擅自修建、未批先建、边报边建、修建门槛过低的问题,再次强调,对建设纪念设施,要由各省,以及各部委或人民团体向国务院提出请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榆林当地官员告诉记者,对于这个文件,因为“有关方面吃不透”,本来如火如荼的迁建事宜,最近暂时有些停滞。“榆林很想做成迁葬这件事。但根据现在的情况,未来还很难说。”他说。

  如今,规划中的张季鸾墓还是一片树林。

  而在西安,李赋英依然在翘首等待舅舅的墓地迁移的消息。她拿出一张被泥水浸湿过的纸张,那是今年清明节她在张季鸾墓地捡到的。上面有稚嫩的笔迹,写着“张季鸾先生祭文”,落款是西安的几名大学生。

  2011年,由榆林市政协等单位共同出品,拍摄了大型纪录片《报界宗师张季鸾》,引起海内外关注。2014年5月21日,该纪录片的执行制片人张井对记者说:“关于对张季鸾的纪念,其实民间一直不绝如缕,他的精神风骨,其实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碑。”

  或许,张季鸾墓地何去何从,也将意味着这份纪念往何处安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