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死亡:以“尊重”之名

在这个“偌大”的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多的时间会避开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恰恰是我们“刻意”回避,但是又是无法回避的自然规律,比如:死亡。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对于越美好越害怕得到的意义理解得愈加深入。人类对于“死亡”与生俱来因恐惧而刻意回避,尽管其“无可厚非”,但是,于每个人而言,这已经成为了人类最重要的生命“议题”之一。

电影《入殓师》截图

每个人对于死亡的看法都不同,记得曾有人这样说,她说:“即便这是自然规律,谈及的时候觉得似乎并没有什么,但是一旦经历了之后才会明白其真正的意义。”我想也是,无论什么事情,需要亲自体验,体验之后方可明白其真正的意义。

也曾经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感觉活着不爽了,就去一趟殡仪馆吧,你会看清楚很多。”的确如此,每参加一次葬礼,无论对于生命还是死亡的认识都会更加深入,而这样的深入并不是一种“轻描淡写”,恰恰是一种“走心”的“内省”。

俗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在中国,对于“入殓师”这个行业是“羞”于提及的。无论男、女若是从事了此职业,当别人问及的时候,都会说:“我在民政部门工作。”当被深问之后,从业者便会不自觉地岔开话题,同时,他们不和别人握手,也不会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就连该行业从业者的终身大事都是“老大难”。为什么此职业在中国如此不受尊重,我想,根源在于中国人对于“死亡”有偏见。

于我看来,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源于“消失”。当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突然变成了“回忆”之后,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会有“不适应”的感觉,有时候不仅仅是不适应,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挂念”。这种“挂念”会伴随一个人好长一段时间:每当突然想起,或者触景生情,内心总会是隐隐作痛的。

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多了些“敷衍了事”,少了一些“仪式感”。我想,生活多些仪式感恰恰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种有趣,并非是“搞笑”的,更多的是一种“丰富”生活本身。有仪式感的生活不仅仅能使生活多些“温暖”,也是直面“消失”的绝佳机会,这源于大家都懂的一个道理:人,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

当学会直面“消失”之后,面对“死亡”这个自然规律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曾经看过不少关于“入殓师”的专访,他们对于其工作的看法更多的是一种“骄傲”。他们会认为因为这个职业,能让“大体”(逝者)“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给逝者的家属和朋友一种安慰。对于自身而言,每次为“大体”化妆,都是对于自我生命的一种“洗礼”。

死亡,一个人人惧怕的“名词”。死亡,一个人人回避的“生命”议题。死亡,一个暂且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死亡,一件最大可能“唤起”人们对于“珍惜”认知的事情。生而为人,有生,必有一死。当人们沉浸于探讨“人生苦短”的时候,不如探讨一下死亡。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伴随其发生的第一个行为是哭泣。一个生命的消失,伴随其发生的最后一个行为同样是哭泣。当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于“苦难”这个词认识得也就愈加深刻,正如《圣经·传道书》中记着说:“各样事物成就,都有时候和定理。”苦难亦如此,因为只有于患难中,才能看懂“希望”的真谛。